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助力国家水网高质量发展建设,“水润知行”秦淮河水生态调研实践团于南京市开展了秦淮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实践。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实地水质监测、培训民间河长、开展社区科普课堂等多种实践举措,探索出“科技+共治”的秦淮河治理新模式,推动全民水科学素养提升,为水生态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科学检测:实地采样与水质分析
为全面、准确地掌握秦淮河水体现状,实践团队的足迹遍布莫愁湖公园、月牙湖公园、七桥瓮湿地公园以及秦淮河、牛首山河沿岸的多个代表性地点。团队成员严格遵循科学流程,对采集到的水样进行了多项关键指标的现场检测。关键指标显示,河道水体受人工消毒影响极小,保持了自然状态;而溶氧率则差异显著,这直观反映了不同水域在流动性、水生植物和自净能力上的多样性。
通过这一系列严谨的科学检测,团队成员不仅掌握了科学的水质评估方法,更获取了宝贵的一手数据,为后续深入探讨水资源保护策略、开展针对性科普宣传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实践团成员进行水质检测
实践团成员沿河采样
交流学习:深入走进河道管理
为深入了解河道管理,实践团在扇骨里等社区开展了相关活动,为社区社工及民间河长进行了秦淮河的主题宣讲,宣讲内容涵盖秦淮河古代水利成就、现代治理挑战与技术应用及基层力量的重要性等。同时,实践团联系到了秦淮河河道管理处并进行了交流学习,此次活动搭建了高校与基层的交流平台,为民间河长与社区社工提供专业参考,助力形成“上下联动、多元共治”的河道管理新格局。
实践团成员针对民间河长和社区社工进行培训宣讲
科普宣讲:水资源保护进基层
实践团走进月牙湖等社区开展水资源保护科普宣讲时,以秦淮河的历史变迁与水文化传承为核心线索,将这条河流从六朝漕运的繁华景象到如今水清岸绿的生态面貌娓娓道来,让社区居民在聆听中感受水脉与城市发展的紧密联系。实践团创新性地引入互动环节,带领居民们体验水拓扇的制作,让居民们在趣味操作中近距离感受“水”的灵动与创造力,也让珍惜水资源、传承水文化的意识在轻松氛围中自然渗透,让水资源保护的科普真正走进基层生活,使科普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一场充满体验感与文化温度的双向互动。
实践团成员带领小朋友进行水拓扇的制作
实践团成员进社区科普宣讲
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勇担青年责任,深入基层一线,以科学检测筑牢水质安全防线,以交流学习探寻河道治理智慧,以科普宣讲凝聚水资源保护共识。团队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公众参与水生态保护,共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此次实践不仅是知识的运用,更是使命的传承。实践团团全体成员将始终秉持“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信念,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以严谨态度守护碧水清流,以创新思维助力生态治理。未来,团队将继续响应国家战略号召,扎根基层、锤炼本领,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书写水利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撰稿人:河海大学“水润知行”秦淮河水生态调研实践团
QQ:80544510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