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20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遗韵诸城·碧海青潮"暑期实践队赴山东诸城、青岛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队员们以"红色基因传承+产业创新调研+生态文明践行"为主线,通过走访革命遗址、文博场馆、现代企业和海岸线,在行走的课堂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实践本领。
红色教育铸魂:从革命火种到文学薪火
16日,实践队首站走进王尽美革命事迹教育基地。在纪念馆内,泛黄的《晨钟报》原件、手写革命纲领等23件国家一级文物,将这位中共一大代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娓娓道来。"王尽美同志'尽善尽美唯解放'的誓言,正是当代青年应有的担当。"队员王晗宇在故居遗址前感慨道。次日,队员们转赴臧克家故居,在诗人用过的雕花书桌前集体朗诵《有的人》,"文化学者现场解密诗中'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创作背景,让我们看到文学与时代的双向奔赴。"队长马健诚在研讨会上分享体会。
古今对话启智:恐龙化石遇见智能工厂
18日,诸城恐龙博物馆内,实践队迎来"穿越白垩纪"的科普之旅。面对世界最大的鸭嘴龙化石骨架,队员们频频举起手机,在讲解员的指导下观察恐龙皮肤印痕的鳞片结构。这种立体式学习,比教科书更震撼!次日,实践场景切换至北汽福田智能化车间,机械臂焊接的火花与学生们的讨论声交织。在总装生产线,企业导师详解"五分钟下线一辆卡车"的数字化秘诀,这次企业走访调研让队员们对智能制造成有了三维认知。
蓝色行动担当:500米海岸线的青春答卷
7月20日,实践队赶赴青岛海水浴场开展“守护蓝色海岸”净滩行动。队员们在带队老师指导下,分组开展海滩清洁工作,手持垃圾钳和可降解垃圾袋,对长约500米的海岸线进行地毯式清理,重点清除塑料瓶、渔网、烟头等难以降解的海洋垃圾。现场创新开展“捡拾+科普”双模式实践,利用收集的垃圾样本向游客讲解微塑料污染危害,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游客们纷纷点赞:"大学生用专业素养提升了公众环保意识。"
据带队教师刘洁介绍,本次实践累计形成调研报告2份、科普视频4条,全部成果将通过校园线上线下相结合二次传播。让齐鲁大地的文化基因持续激活青年学子的成长动能。(刘晓涵 刘洁 王会霞)
QQ:80544510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