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伴随着初升的太阳,由19名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大学生组成的“茶山刘新小康”支教团队,从武汉、长沙等地满怀激情地踏上了前往前往益阳县牛田镇杉树仑小学的旅程,希望用知识和汗水,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让青春在田野上绽放光彩。
抵达杉树仑小学后,前来支教的老师们先与校长一同开会,了解了杉树仑小学的发展现状。随后,志愿者们分别投入自己的工作当中。备课组的老师们按照排好的课表进行备课,希望为小朋友们呈现最好的课堂效果;宣传组的老师们分别开始摄影,捕捉校园里的各个角落和益阳县的风景,为推文制作、视频剪辑收集素材。
7月5日上午,支教团队听从校长安排,先对此次支教的两个教室进行了打扫,为小朋友们提供整洁的教室环境。打扫完后,支教团队的许若晨、卢艺萌、方媛、陈一锌等人协助校长完成了登记了参与此次支教的小朋友名单。随着家长带着小朋友们纷纷来到教室门口,校长提出从7月5日下午便开始正式上课。本次参与为期14天的支教活动的小朋友们按照年龄分为大班和小班。其中大班由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和七八年级的初中生组成,小班由二三四年级的小学生组成。
大班的第一节课由张靓煜老师教授美术课,张老师的第一堂美术课的教学内容是教小朋友们探索折纸工艺的奥秘— —用粉色、绿色、白色的卡纸和黄色的扭扭棒制作纸荷花。张老师带着大家从粉色的花瓣和绿色的叶子叠起,转眼间,课堂时间过半,张老师和小朋友们完成了制作纸荷花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始组装纸荷花。面对其中一个小男孩的提问“老师我的花瓣颜色不对吧,荷花不是粉色的吗?为什么我的是白色?”张老师笑着回答道“荷花也并非必须是粉色的,每个人制作出的荷花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们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特色所在。”当遇到小朋友们卡在折纸的某一步时,张老师便会走到他们的身旁,重新示范一遍。如果这个时候小朋友们还是不会,张老师便会帮助他们完成。
小班的第一节课是由方媛老师教授的音乐课,方老师先放了一遍《起风了》,小朋友们也都很配合地跟唱,当方老师提出“谁愿意来领唱?”时,有一个短头发的女生很快地举起了手。只见她站在教室的最前排,跟着伴奏带着整个班的小朋友一起唱歌。
从7月4日到7月7日的支教,各个授课的老师逐步与小朋友们熟络起来,形成良师益友的关系,这几日的相伴也让整个团队对乡村支教活动有了具象认识。接下来的11天,他们将继续授课,陪伴小朋友们度过暑期的一段时光。青春的脚印已踏在乡土,更多温暖的故事正在酝酿!
(通讯员 卢艺萌)
QQ:80544510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