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秦腔文化根脉,助力传统艺术传承,6月24日至7月1日,古韵新媒实践团开展以 “解码秦腔密码,赋能文化传承” 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通过深度参与秦腔相关实践,让青春力量融入乡土文化振兴浪潮,用实际行动书写传统文化传承的崭新篇章。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走进当地医院举办的秦腔纳凉晚会筹备现场。志愿者们协助工作人员布置场地,调试音响设备,为这场文化盛宴预热。当暮色渐浓,纳凉晚会正式开场,老艺人登台演绎经典唱段,激昂的唱腔在夏夜中回荡。成员们或维持现场秩序,或与观众互动,感受秦腔在民间的蓬勃生命力。观众里,有白发苍苍的老者跟着旋律轻哼,也有孩童好奇张望,秦腔跨越代际的感染力,让成员们深刻理解其作为乡土文化纽带的价值。
次日,实践团前往秦腔表演场地,沉浸式观看专业剧团演出。从《铡美案》的刚正凛然,到《梁秋燕》的活泼俏皮,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华美的戏服、细腻的唱词,全方位展现秦腔艺术魅力。演出间隙,成员们深入后台,与演员交流,了解秦腔表演的台前幕后。“一个眼神、一个水袖动作,都得练上百遍”,演员的讲述,让大家体会到秦腔传承背后的艰辛与坚守。
随后,实践团走进秦腔博物馆,开启历史探寻之旅。在讲解员引导下,成员们参观珍贵的秦腔剧本、古老的乐器、历代戏服等展品,从先秦时期的雏形溯源,到明清的兴盛,再到近现代的传承创新,梳理秦腔千年发展脉络。成员们还参与博物馆的文化志愿工作,协助整理史料、为游客讲解,在传播秦腔文化中深化自身认知,让更多人了解秦腔历史底蕴。
活动尾声,实践团举办 “秦腔传承青春说” 交流分享会。成员们结合三下乡经历,探讨秦腔传承困境与破局之路。有人提出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秦腔片段,有人建议开展秦腔进校园活动培育年轻受众,思维的碰撞,凝聚起青春助力秦腔传承的智慧。
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团成员既是秦腔文化的体验者,也是传承推广的参与者。通过参与纳凉晚会、观看表演、探访博物馆,触摸到秦腔文化的温度与厚度;在实践服务中,将青春热情注入乡土文化振兴。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让秦腔这一古老艺术,在青春赋能下绽放新光彩,让乡土文化传承之路越走越宽!
QQ:80544510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