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7月2日至7月25日,南京审计大学国际联合审计学院“青衿承志”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走进光华门堡垒遗址、渡江胜利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在历史的印记中感悟往昔、砥砺初心。
探寻光华门,触摸历史脉络
光华门堡垒遗址作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这里静静伫立的石碑,承载着南京保卫战的烽火记忆。当年,日军的炮火疯狂肆虐,天空被硝烟染成了可怖的黑色,而我们的守城将士,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最后的防线。他们无畏地冲向敌人的枪林弹雨,即使面对死亡,眼神中也从未有过丝毫退缩。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他们的热血;每一块砖石,都铭刻着他们的不屈。
站在遗址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了解当年战斗的惨烈与守城将士的英勇无畏,触摸砖石,仿佛能感受到先辈们浴血奋战的温度,更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
致敬渡江馆,回溯胜利征程
踏入渡江胜利纪念馆馆内,1949年的历史大事墙尤为醒目,“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呐喊、“南京解放”的宣告,串联起渡江战役的波澜壮阔。从战役筹备时的精密部署,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英勇无畏,再到胜利会师的欢呼,珍贵史料与生动展陈,让大家沉浸式感受人民解放军“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革命精神。站在模拟的渡江战船场景前,仿佛能听见江风呼啸、枪炮轰鸣,更懂得新中国诞生的艰辛与伟大——这是无数共产党人、革命志士用信仰与热血铸就的胜利。
跟着珍贵史料与生动展陈,队员们回溯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堑的英勇壮举,从战役筹备到胜利会师,每一个细节都诉说着“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革命精神,让大家深刻体会到红色政权、新中国诞生的艰辛与伟大。
默悼纪念馆,守护和平之光
最后一站,小分队怀着沉痛心情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庄严的建筑、肃穆的氛围,无声诉说着那段惨痛历史。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凝视着历史照片、遇难者名单墙与真实遗物,侵华日军暴行带来的震撼与悲愤直击心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份沉重让大家更坚定了守护和平、传播真相、捍卫历史的使命。
此次社会实践,是一场历史的沉浸式课堂。从烽火遗址到胜利纪念馆,从苦难铭记到使命传承,历史的回音壁上,我们听到了先辈的奋斗、民族的坚韧。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将把历史的力量转化为前行动力,铭记过去、珍惜当下,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文字:朱思豫
图片:朱思豫、蔡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