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甘肃庆阳正宁县西坡镇高红村,迎来了西安培华学院“七彩绛心,童趣假期”的一支志愿服务团队,带着热忱与希望奔赴这里,开启以“七彩绛心暖童心,科技非遗筑梦行”为主题,为期两周的趣味教学活动,为乡村留守儿童搭建科技与红色非遗互助的梦想桥梁。
7月14日,活动正式启幕。成员和孩子们相互自我介绍,孩子们在团队成员的鼓励下,渐渐敞开心扉,开始分享爱好、表演才艺。欢笑声中,一颗颗心因交流与倾听,开始靠近。
一把剪刀、几张红纸,在团队成员指导下,孩子们大胆创作,稚嫩小手剪出各式图案,还主动创新,给传统花样添上自己创造的独特纹路,让每张剪纸都体现独属于他们的特征。简易花灯制作,更是让传统工艺“活”在当下。木棍搭建骨架,孩子的手绘画纸围出灯罩,灯光亮起时,倒映在孩子们眼中的亮光,比花灯还要耀眼。
香包制作课堂上,成员们讲述庆阳香包的起源与工艺,让非遗文化融入在孩子们当中。拿起针线,孩子们将祝福与愿望缝入香包,每一针每一线,都是他们亲手创造的“魔法”,无论是香包本身,还是它所承载的祝福和愿望,都有了属于孩子们的独特温度。
在教学漆扇的过程里,色彩斑斓的漆料在孩子们的手里绽放了更加绚烂的色彩。他们认真对待每一步,把对家人的思念、对未来的期许,都化作漆扇上的色彩线条。每一把漆扇,都因为有了这份情感注入,才有了更加难得珍贵的意义。
在趣味科技科普小课堂上,成员们展示科技创新现象,为孩子们讲解生活里的科学原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的大眼睛充满好奇与渴望。知识问答环节,笑声环绕,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科技魅力,在心中埋下探索科学的种子。
除了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灵成长。心理课堂上,成员们从认识情绪开始,用游戏让孩子们参与角色扮演等的游戏互动当中,引导他们主动表达、调整情绪。同时纸张与画笔,也成为他们情绪宣泄的一种方式,孩子们写下所想、画下所愿,让思念与期望在绘画里得到倾诉。
职业问答互动中,孩子们在鼓励下说出未来梦想,一张张单纯质朴的脸庞上和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睛诉说着对未来的殷切希望,有的以自己的爱好为目标,有的则以伟人为榜样,每个人的梦想都幼小但伟大。
课堂知识之外,户外活动是第二课堂。成员带领孩子们做游戏,奔跑欢笑间,友好与团结在互动中悄然生长,他们学会相互帮助、彼此谦让,在夏日阳光下,用汗水与笑容诠释童年该有的模样。
时光飞逝,离别如期而至。离开那天,孩子们脸上满是不舍,我们为他们准备“离别礼包”,有文具、绘本与小奖品,每一件都承载着祝福与牵挂。这份短暂却又难忘的回忆让成员们明白,短暂陪伴也能呵护融化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这场“三下乡”活动,是科技与非遗的融合与传播,也是知识与情感的双向奔赴。愿这样的点点星火,能够照亮乡村孩童的成长前进路,让这段温暖又难忘的回忆成为他们成长途中一次意义非凡的经历,助力他们在未来把童年收获的光与热化作照亮更多人的伟大力量,让自己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QQ:80544510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