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历史,是激励一代代国人勇攀高峰的精神旗帜。为使“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深入人心,浸润青少年的心灵,8月16日至17日,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星火传承,砺志强国”宣讲团走进常州市武进区嘉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接连开展了两场两弹一星主题宣讲活动,让青少年深入了解“两弹一星”研制的光辉历程,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注入精神动力。
宣讲团通过知识科普、趣味问答等丰富多样的形式,生动呈现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内涵,吸引青少年的参与,推动了两弹一星精神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与传承,为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力量。
探秘核电站:领略核能世界,体会科技魅力
8月16日,宣讲团活动在嘉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式启动。宣讲员以“探秘核电站”为主题,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有趣的科普视频,为小听众们揭开了核能的神秘面纱。
活动伊始,宣讲员丁明轩以能源的重要性切入,介绍了电力的来源及广泛用途。随后通过一个趣味问答——“电灯的电从哪里来?”鼓励小朋友们踊跃回答,从而引出“核电”这一清洁能源的重要地位。而后对比火电、水电与核电的特点,强调核电具有能量密度、高碳排放低的优势,引导小朋友们进一步思考、气氛热烈。
随后,宣讲团成员带领孩子们通过视频领略中国核电在动力双碳背景下的发展历程及理念。从单一核能发电,到多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中国核电大力拓展核能利用,通过坚持不懈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进智慧核电建设和拓展敏捷端新产业。中国核电坚守责任、安全,创新协同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展现出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现场观看视频的孩子们 目光炯炯、全神贯注,一棵棵价值观的小树苗,已悄然播撒在他们心中。
最后,宣讲员刘煖对于核安全与辐射问题也做出了重点解读,通过数据对比指出,核电站周边每年增加的辐射剂量仅约0.01mSv,远低于自然界中土壤、空气所带来的辐射,不会对健康和环境造成影响。同时,我国核电采用“四道屏障”安全设计理念,从燃料芯块、包壳、压力容器到安全壳,层层设防,确保绝对安全。
聚焦核安全:从“核”而来,为美好生活充电
在8月17日下午的活动中,宣讲员将焦点对准公众最关切的话题——核辐射,以“生活中的核辐射”为主题,开始了两弹一星主题宣讲,旨在通过科学知识普及,打破青少年对“核”的恐惧和误解,展现核技术如何助力美好生活。
宣讲员冯语首先从科学定义出发,巧妙地用“太阳辐射”这一最日常的例子进行类比,指出辐射其实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无处不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她详细介绍了国家层面对核安全的重重监管体系:从国家核安全局设立的独立监督站,到核电站内部密布的监测探头,再到厂区外数公里范围内的环境监测点,以及定期的空气、水、土壤和食物样本分析。这套“四位一体”的严密监控网络,确保了核电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也让听众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在核安全上的高度重视和投入。
活动的后半段,焦点从“安全”转向“应用”。宣讲员姚心怡如数家珍般地列举了核技术在农业、医学、工业与安保等领域的卓越贡献,如辐射育种培育出的高产水稻、质子治疗癌症、中子检测地雷等,让观众感受到“核”不再遥远,而是真正服务于现代生活的高科技手段。
星火成炬映初心,核光筑梦向未来
本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理想的启航。宣讲团成员以青年之智、青春之语,将宏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深邃的核能科技,化为涓涓细流,浸润了青少年的心田。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而今,这份精神的火炬传递到新一代青年手中。我们相信,今日播下的科学种子,必将在未来生根发芽,激励更多年轻面孔勇于探索、敢于追梦,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共同书写科技强国、民族复兴的崭新篇章。(编辑: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