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咸阳老城区的街巷,一次贴近群众、扎根基层的思想洗礼正在开展。2025年7月7日至7月11日,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组织星火马院实践队前往咸阳市厚德苑社区、文科路社区、八厂社区、凤凰社区和东风路社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奋进力量”为主题,用一个个真实动人的红色故事,为新时代注入奋进力量。
精准调研 深入了解社情民意
活动前期,实践队通过线上联系、实地走访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与需求,并与当地相关部门沟通交流,精心准备了一系列贴近生活、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内容,旨在通过生动讲述,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激发了青年一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厚德苑社区:地下粮仓里的战略智慧
在厚德苑社区,实践队员赵美欣讲述了“扶风县地下粮仓的传奇”,这是上世纪60年代关中平原上的“隐形生命线”。粮仓虽无声,却承载着国家战备时期的重要使命,展现了共产党人未雨绸缪的战略眼光。
紧接着,“彭德怀麾下的破局之道——咸阳阻击战”的讲述,则让听众仿佛置身于解放战争初期的关键战场。实践队员彭昱菲、郝美淇结合进攻地图,再现了彭德怀将军如何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稳住战局、扭转乾坤。
在活动期间小朋友们睁大眼睛听着"粪车运粮"的妙招,抢答"如果是我会把粮食藏在哪里"。当讲到彭德怀面对重重压力仍坚定决策、誓死守护关中防线时,全场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这段党群同心、军民合力守护“生命线”的历史故事,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更让他们心中悄然种下了“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种子,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革命先辈的智慧与担当
文科路社区:英雄与人民的力量交汇
在文科路社区,实践队员柔晓雅、王文倩深情讲述了“人民的英雄刘志丹——黄土地上的赤子之心”。刘志丹一生致力于建立陕甘根据地,他的牺牲精神和为民情怀打动了每一位听众。
随后,“烽火照并州——旬邑起义的红色壮歌”则揭示了普通农民如何在压迫中觉醒、奋起抗争的历史场景。这场失败的起义虽未能改变当时的局势,却点燃了陕西革命的星星之火。
实践队员在活动结束后表示,这两个故事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旬邑起义是早期群众觉醒的表现,而刘志丹则将这种觉醒转化为系统的武装斗争
八厂社区:星火燎原中的信仰坚守
在八厂社区,队员们带来了两个极具代表性的故事:“渭华星火起,陕甘基业成——刘志丹的革命信仰与实践之路”和“横山义举——点亮陕北解放曙光”。
前者梳理了刘志丹从地方武装走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全过程,强调了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务实的行动策略;后者则讲述了国民党军队内部进步官兵起义加入解放军的壮举,成为陕北解放的重要转折点。
图为志愿者进行“横山义举,点亮陕北解放曙光”宣讲。王一迪 供图
“这两个故事看似不同,但都体现了信仰的力量。”实践队长张家林说,“一个是引领者,一个是追随者,他们共同书写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凤凰社区:从起义到战略的详细解读
在凤凰社区,队员再次聚焦“旬邑起义”,以“烽火照豳州”为题,结合当地地理背景,深度剖析起义爆发的社会根源及深远影响。
同时,队员们还围绕“关中棋盘——彭德怀麾下的破局之道”展开讲解,从军事角度分析了解放战争初期彭德怀的战略部署,展示了其高超的指挥艺术。
图为志愿者在进行“关中棋盘——彭德怀麾下的破局之道”宣讲。彭昱菲 供图
活动结束后,队员与凤凰社区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社区干部充分肯定了此次宣讲的意义:与此同时,队员们也通过此次交流表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教育在基层治理中的现实意义,未来将继续深入学习宣讲内容,提升传播效果,让更多人听得懂。
东风路社区:隐蔽战线与光明未来
最后一站团队来到了东风路社区,宣讲内容以“横山起义——陕北的解放曙光”为核心,讲述1946年横山起义对陕北地区解放的重大推动作用。
另一则故事“关中地下党的‘隐形粮仓’”则揭开了隐蔽战线的秘密一角,展现了中共地下党如何在敌人眼皮底下完成物资保障任务,确保前线作战顺利进行。
图为志愿者在进行“宝鸡扶风‘地下粮仓’——关中平原的隐蔽生命线”宣讲。卢鑫健 供图
“以前总觉得革命胜利靠的是枪杆子,现在才知道背后还有无数默默奉献的人。”一位社区居民感叹道。
教育赋能 宣讲深植红色理念
此次实践中,团队成员充分发挥思政专业优势,为各社区量身选取了多元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故事涵盖革命历史、英雄事迹、爱国情怀等核心内容,并创新融合互动教学、实地考察、解说式讲述等多种形式,有效激发了居民和青年的兴趣,提升了他们的爱国意识与实践能力。
此外,团队还主张培育专门的红色故事讲解员,希望实现以教育为纽带、以传播促传承、以行动促发展,推动家庭、社区、城市之间的良性运转,让红色文化在基层广泛传播。
在讲述中成长 在传承中升华
本次宣讲活动举办很有成效,覆盖了五座社区,受众涵盖多个群体,通过生动讲述本土红色历史,推动红色文化深入人心,有效提升了居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历史认同感与家国情怀。
图为实践团队、社区居民的合影。张佳林 供图
队长张佳林在实践结束后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思想的升华。我们在准备过程中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真正体会到了红色文化的厚重与价值。”
指导教师宁老师指出:“红色教育要走出校园,走进生活,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希望同学们把所学所感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
赓续红色血脉 点亮奋进之路
此次红色故事宣讲活动,覆盖咸阳市多个社区,受众涵盖青少年、社区居民、退休党员等群体。通过讲述本土革命人物与事件,不仅增强了群众对本地红色资源的认知,而且激发了青年一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红色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虽然此次实践活动已结束,但红色基因的传承仍在继续。
(通讯员 秦卿 刘甲齐 于佳骋 蒙茵妮 柔晓雅 赵美欣 郝美淇 王文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