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会计学院“耆护家政”实践团队以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为指引,紧扣《“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推动家政与社区养老深度融合”的要求,在同学带领下,深入上海虹口区、黄浦区、金山区典型社区,开展家政养老服务标准化专项实践,为破解社区养老“服务乱、专业弱、监管难”问题探索路径。
据团队前期梳理,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上海作为超大城市,老龄化程度尤为突出,社区老年群体对家政养老服务的需求持续攀升。但调研发现,当前服务中“标准缺失”问题显著:82% 的受访老人反映家政人员服务流程不统一,76%的家政企业表示缺乏专业培训体系,城乡社区服务质量差距更是高达40%。“在金山区某社区,一位失能老人家属告诉我们,不同家政人员协助老人翻身的方法不同,既让老人不适,也让家属担忧安全。”团队成员回忆道。
为精准破解痛点,团队构建“多维调研+理论支撑”的实践体系。一方面,通过“纸质问卷+实地访谈+现场考察”组合方式,覆盖老年居民、社区管理者、家政企业、监管部门四类群体:面向老年居民设计服务需求问卷,回收有效样本1000余份;与多名家政企业负责人深度对话,梳理协作堵点;对多名家政服务人员开展匿名调研,记录工作困难;还实地跟踪助餐、助洁、助医等服务环节,形成30余小时的现场观察记录。另一方面,依托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修正后的SERVQUAL模型,从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等维度,为后续标准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我们不仅要制定标准,更要让标准落地。”负责人介绍,团队计划通过“先培训、再试点、后优化”的步骤,逐步完善标准细节。指导教师表示,团队后续将把实践成果整理成报告,提交至相关部门,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此次实践既是高校学子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生动尝试,也是青年助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行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团委负责人表示,学校将持续支持此类聚焦民生的社会实践项目,鼓励更多学子扎根基层、解决真问题,以青春力量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作者:方昱舜,方浛默
下一篇:解码非遗传承,探寻崇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