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赣水红帆,八一启航”红色文化学习实践团赴南昌市,于早晨5点30分集体前往八一广场观摩建军节“八一”升旗仪式,并在仪式结束后主动参与广场的清洁工作、访谈外地游客,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让建军精神在实践中焕发新的活力。
南昌八一广场因1927年南昌起义成为人民军队诞生的纪念地标,其建军节升旗仪式由三军仪仗队执行。这里的升旗仪式既是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更是传承建军初心、赓续红色基因的生动载体。实践团专程前往观礼,正是以实践学习和感悟八一精神为目的。
6点42分,随着国歌旋律在八一广场上空响起,实践团成员整齐挥舞手中的国旗,与现场的南昌市民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道,以嘹亮的歌声共唱国歌,向建军节献礼。
歌声中,既有对人民军队诞生历程的深切回望,也饱含着对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由衷自豪。这一刻,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人们因共同的赤子情怀紧密相连,对国家的热爱、对军队的崇敬在每个人心中激荡,汇聚成一股致敬历史、礼赞时代的磅礴力量,彰显着红色精神跨越时空的凝聚力与感召力。
图为现场国旗升起后在空中飘扬。肖伟霖 供图
升旗仪式结束后,观礼群众有序离场,广场内遗留有纸屑、塑料瓶、食物包装袋等各类垃圾,影响了广场的整洁环境。实践团成员迅速行动,取出随身携带的垃圾袋和手套,分组开展清洁工作。
成员们分工明确,俯身对广场地面、花坛边缘、座椅缝隙等区域进行细致清理,将散落的垃圾逐一收集、分类装袋。整个过程中,大家操作规范,配合默契,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保持八一广场的整洁卫生贡献了力量。这一行动不仅切实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更以具体实践诠释了对红色文化的敬畏——红色纪念场所的整洁,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革命精神的守护。亲手维护八一广场的洁净,成员们将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念转化为看得见的行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对历史责任的担当,让志愿服务成为连接红色历史与现实使命的纽带,使建军精神在守护与践行中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肖伟霖捡起垃圾。欧阳宏骅 供图
不到半个小时,八一广场已恢复往日的整洁庄严。此时,仍有部分游客驻足停留,与执勤武警战士和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合影留念,延续着对红色历史的追思。
实践团成员借此契机,随机对在场游客展开访谈。来自湖南长沙的四年级学生小美(化名)是其中之一。她坦言,学习了八一起义的历史知识后,便对这场标志性起义的发生地充满向往,此次随研学团来南昌,正是为了近距离感受红色历史的厚重。“早上人太多了,看不到前面,但我一直踮着脚,跟着大家一起唱国歌。”当被问及感受时,小美眼中闪烁着期待:“现在我还不够高,等我再长高些,到建军100周年的时候,好想再来这里看一次升旗。”稚嫩的话语中,满是对英雄历史的崇敬和对八一精神的向往,也让在场者深切感受到红色基因在年轻一代心中的传承与延续。
图为实践团成员谢琳采访游客。易洲畅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供图 王长豪
此次实践活动中,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赣水红帆,八一启航”红色文化学习实践团以观礼、清扫、访谈等行动,践行对八一精神的传承。成员们在红色地标中感悟历史,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实践中延续,激励青年学子以初心赴使命,续写时代荣光。
(通讯员 谢琳 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