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烨)帕米尔高原之上,喀拉昆仑山畔,天地辽阔,山河壮丽。7月24日,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赣疆情・铸梦行”民族团结实践队怀着崇敬之心,走进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前哨班,在这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悄然展开,让队员们在祖国的西陲边境,深刻感悟到了家国情与边防战士的奉献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们合照 管辅建摄
带领大家开启这场精神洗礼的,正是20年英勇与坚守的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民警张雷。此次思政课的核心是一封特殊的家书,而这封家书背后,是山东战士徐西军为国戍边的动人故事。五年来,徐西军坚守在祖国的边疆,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从未回过家。为了与儿子团聚,他的父母毅然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海拔5100米、零下40摄氏度的边境线上。在海拔最高的红其拉甫国门前,一家人相见的场景,既饱含着徐西军与父母之间浓浓的真挚亲情,更彰显了无数像徐西军一样隐姓埋名的边防战士们无私的爱国之情。
当队员们听着这份家国情怀故事时,不少人都泪流满面。边防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坚守岗位,用青春和汗水守护着祖国的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宁,他们的高原精神和牺牲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位队员。
图为实践队员们参观图 胡清华摄
思政课结束后,在张雷老班长的带领下,队员们来到一面特殊的墙前。墙上的照片记录了前哨岗的发展过程和建站的辉煌历程,从“几顶帐篷一口锅” 艰苦创业到荣获“全国优秀边检站”生动展现了一代代边防干警们的忠诚与奉献。在队员们眼中,这是历史之墙,见证前哨岗的重要时刻;也是光辉之墙,记录边防战士的卓越贡献;更是钢铁之墙,象征他们守护边境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定决心。
队员中有两名同学曾经分别服役于武警部队和海军部队,他们在出发来前哨班之前,特意换上自己的曾经的军装,他们说虽然现在自己已经退出现役,但是他们仍想穿上军装过来,到海拔最高的哨所来给戍边的老班长敬个军礼。他们与张雷老班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倾听教诲与寄托,随后三人在哨班前的国旗下互敬军礼,这一幕,在边境站上见证了新老传承。
退伍老兵、实践队员张欣说:“‘红其拉甫高不高,但它就在我脚下!’这是张雷的信仰,‘强国任重不重,但它就在我的肩上!’这是我的信仰。”
图为退伍老兵、实践队员与戍边班长敬军礼 宿雅威摄
此次实践队的帕米尔高原之行,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边防战士的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将来也会带着这份感悟与力量,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QQ:80544510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