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在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成都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与翻译学院“崇善童行”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四川省崇州市街子镇白圣村樱花屋,面向32名乡村儿童开展为期多日的暑期公益课堂。团队由10名大学生组成,围绕 作业辅导、素质拓展和特色手工课程,为孩子们送去知识与陪伴,用行动践行“童行相伴,崇德向善”的初心。
在作业辅导环节,“崇善童行”团队成员结合孩子们的学习需求,采取“一对一”与“小组式”相结合的方式,耐心讲解语文阅读理解、数学运算思路和英语单词记忆方法。孩子们在指导下逐步克服了作业中的难题,不仅完成了假期作业,还在学习习惯和方法上有所改进,学习信心不断增强。
课堂之外,团队精心设计了多样化的特色手工课程。孩子们在漆扇制作课堂上,将彩漆滴入清水,轻轻晕染,再小心将白扇浸入水面,独一无二的色彩纹路在扇面上绽放;在石头画课堂上,他们用颜料在小石头上描绘花草、动物和心中图案,让普通石子焕发新生;在植物拓印课堂上,孩子们将树叶与花瓣轻压在布料或纸张上,印下自然的纹理与色彩。每一次创作都让孩子们收获满满的惊喜与成就感。
此外,团队还开设了心理课堂,以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为引导,带领孩子们画出属于自己的“情绪小怪兽”,帮助他们识别与表达情绪;文体拓展课程则涵盖手势舞、合唱与诗朗诵,让孩子们在舞台上自信绽放。结课仪式上,孩子们展示了学习成果与才艺,赢得家长与村委会的一致好评。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不仅为白圣村的孩子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学业辅导与丰富的成长体验,也让“崇善童行”团队成员在实践中加深了对教育责任与乡村振兴的理解。队员们表示,作业辅导点燃了孩子们的求知之心,特色手工则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这段“双向奔赴”的经历成为青春路上最温暖的记忆。未来,“崇善童行”团队将继续秉持“童行相伴,崇德向善”的理念,把知识与温暖带到更多乡村课堂,让青春在实践中闪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