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北电力大学“械”逅未来“职”引方向实践团赴吉林市开展工业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成员们先后走访吉林机械制造局旧址、吉林水师营博物馆及吉林省城自来水厂旧址博物馆,在历史印记中感悟传承。锈迹斑斑的老机床静卧在机械制造局旧址,曾是清代军工生产的“核心力量”;水师营博物馆展柜里,船锚、罗盘等金属器械泛着历史光泽,见证着水师以机械之力护江卫疆的过往;自来水厂旧址的老水泵房内,巨大的铸铁水泵虽已停转,却仍能让人想象当年机械轰鸣、清水奔涌的场景。三个场所的机械印记串起一条线——从军工制造到民生保障,从金属器械到工业设备,每处锈痕、每个齿轮都在诉说:机械不仅是工具,更是历史传承的载体。成员们驻足细观,感叹“这些老机械不仅是物件,更是一部部会说话的史书”,纷纷表示要将这份对工业文化的敬畏,转化为传承与创新的动力。(通讯员 徐天凯 崔立业)
图为实践团成员观看撰写吉林机械制造局创始人吴大瀓个人事迹的石刻。徐天凯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观看清代弓箭。徐天凯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观看场馆内视频讲解。徐天凯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观看80年代普通机床。徐天凯供图
图为吉林水师营博物馆讲解员在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吉林水师历史。徐天凯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吉林水师营博物馆观看雅克萨之战油画。徐天凯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阅读吉林省城自来水厂旧址博物馆历史。徐天凯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操作博物馆内水井。徐天凯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观看博物馆内自来水厂器械。徐天凯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吉林水师营博物馆合影留念。徐天凯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