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启德教育中心的会议室内,一位大学生记者与教育专家相对而坐,一场关于女红军精神传承的对话正在展开。墙上“启迪智慧,德行天下”的校训与红色精神交相辉映。西安启德教育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精神教育活动。大学生记者通过对教育中心主任李老师的专访,重温了女红军们的英勇事迹,探讨了这段历史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意义。
历史回望,女红军的非凡壮举
采访伊始,李老师首先介绍了女红军这个特殊群体在长征中的贡献。“女红军超越战事无常与生理的极限,历尽苦难淬火成钢,”她说道,神情中充满敬意。
展览资料显示,女红军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女性特有的坚韧与勇气,经历和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险和困苦。除了大家熟知的贺子珍、邓颖超外,还有长征路上抬担架最多、救人最多的女红军“危秀英”、为掩护朱德和部队英勇就义的双枪女将“伍若兰”等一批鲜为人知的女红军故事。
精神传承,教育机构的使命担当
当被问及教育机构在传承红色精神方面的责任时,李老师表示:“我们秉承‘启迪智慧,德行天下’之理念,以‘服务、育人’为宗旨。”西安启德教育中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更重视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李老师强调:“女红军用实际行动践行的‘革命理想高于天’崇高信仰,正是当代青年需要学习和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代青年,红色精神的时代共鸣
面对“女红军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有何启示”的问题,李老师认为,女红军精神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的大学生成长在和平环境,可能不需要像女红军那样经历生死考验,但她们在追求理想、克服困难、担当责任方面展现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李老师指出,这种精神激励青年人在学术研究、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中勇往直前。
采访结束时,窗外夕阳正好。李老师表示:“不忘初心,薪火永续,这正是我们举办这类教育活动的意义所在。”
女红军们用生命书写的感人故事和视死如归的人格力量,正通过教育工作者们的努力,在新一代青年心中生根发芽。穿越七十载时空,女红军精神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照亮着当代青年的奋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