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稻浪起,乡村振兴“稻”路宽。为深入了解农业种子培育与生产流程,“燃梦乡村,‘垫’石成金”乡村振兴促进团在2025年7月17日奔赴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水稻基地,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种子从接受初选到包装储存的全程探索之旅。
垫江水稻基地是重庆中一种业公司四大研发基地之一,占地30亩,建有研发实验室、种子检测中心、种子加工中心、种子储运中心、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及信息监测平台。长期流转土地800余亩,主要从事水稻、油菜、玉米、大豆、高粱等多农作物科技创新,国家级市级试验示范、新品种展示及风险测评,国内外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及利用。该基地位于沙坪镇毕桥村,是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核心区,与垫江县共建全国水稻制种大县,打造沙坪种业小镇。依托市农科院技术,年开展杂交稻、油菜制种1.5万亩以上,与垫江县人民政府共同打造垫江现代农业园区及现代种业高地。
旧种新变,田垄生金。抵达基地后,实践队员们首先来到种植区。这片种植区,是公司从毕桥村村民手中有序承包而来的土地。过去,分散的地块种植模式单一、效益有限,如今,在新农人推动下,“公司 + 基地 + 农户”模式落地生根,带动周边9个乡镇发展制种。公司统一规划育苗、实施科学田间管理,还与村民签订稳定收购协议。村民不仅能拿到土地流转的租金,收获时把水稻卖给公司,又多了一笔销售收入,闲暇时在基地务工,还能挣份薪金 。曾经“看天吃饭”的传统耕种,借由规范化运作与产业协同,升级为“靠技增收、多元获利”的新图景,稳稳托住村民的“致富梦”。
车间参观,种籽蜕变。队伍走进生产车间,近距离观察种子包装流程。在车间里,机器有序运转,工作人员专注操作。大家看到种子经过筛选、计量、封装等环节,一袋袋成品种子逐渐成型。负责人介绍,每一步都关乎种子质量,筛选要剔除杂质与不合格种子,计量确保精准,封装则保障种子在储存运输中不受损,这些环节共同守护种子“生命力” 。
交流互动,纳实践智慧。参观中,队员们积极提问,围绕种子培育周期、质量检测标准等方面与负责人交流。负责人耐心解答,还分享了基地在种业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比如基地推出的“舒糖米”、“花千里”菜籽油由于价格与品牌效应不高等造成产品销量不佳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收获满满,奔赴新程。此次参观,队员们走出书本知识,亲身触摸农业生产脉络。从种子背后的种业发展故事,到生产车间的实际操作,大家直观感受到农业现代化魅力。基地自产的“舒糖米”、菜籽油等绿色健康产品,从田间到成品,尽显匠心,值得被更多人了解与选择 。未来,“燃梦乡村,‘垫’石成金”乡村振兴促进团将继续深入乡村实践,把青春力量注入农业振兴浪潮,探寻更多乡村发展新可能 。
QQ:805445107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