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少年铭记革命先辈的奋斗征程、传承不朽的英雄精神,7 月 10 日,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颍火相传” 红色文化传承实践团,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彭雪枫将军事迹为核心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创新融合故事讲述、实物道具展示、沉浸式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带领现场青少年走进那段烽火岁月,深切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与精神力量,让红色信仰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发芽。
三张 “红色名片”,重温英雄峥嵘岁月
本次活动以 “拂晓之光” 为叙事主线,通过三个鲜活生动的篇章,循着彭雪枫将军的革命足迹缓缓展开,让英雄的形象在细节中愈发清晰立体。
在第一篇章,实践团成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 1938 年彭雪枫将军在河南一座破旧庙宇中创办报纸的感人故事。彼时革命物资极度匮乏,先辈们却从未被困难击退:他们用简陋的滚轮手工印制报纸,以锅底灰混合材料调制油墨,凭借着坚定的信念,让《团结起来,鬼子必败!》的激昂呐喊冲破敌人封锁,传遍抗日根据地的每一个角落。“思想觉醒比子弹更重要” 的深刻理念,伴随着 “老乡们举着火把、争相传阅报纸” 的场景描绘,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青少年的心中。为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革命精神,现场特别设置 “空中书写光明词汇” 互动环节,“勇气”“希望”“团结” 等充满力量的字眼在指尖流转,成为青少年对革命精神最真挚的诠释。
第二篇章聚焦于彭雪枫将军严守纪律的动人瞬间。实践团成员通过情景化演绎,还原了将军拒绝战士进门避雨、坚守军纪的经典场景,“门一开,军心就垮了” 的话语掷地有声,震撼着在场每个人的心灵。随后,围绕 “为何不开门反而赢民心” 的话题,实践团与青少年展开深度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中,孩子们逐渐领悟到:“真正的守护,是宁可自己承受风雨,也绝不侵犯群众一丝利益”,深刻理解了人民军队 “纪律如铁” 的精神内核,以及军民之间生死相依的鱼水深情。
第三篇章则展现了彭雪枫将军的军事智慧与创新勇气。面对日军骑兵的凶猛攻势,将军毅然卖掉自己心爱的战马,换回三匹母马培育优良战马,为提升部队战斗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他结合实战需求,巧妙设计出比日军马刀长 10 厘米的 “雪枫刀”,在激烈的洪泽湖大战中重创敌人,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力量。为让青少年亲身体验革命先辈的智慧,活动特别邀请两名学生上台模拟刀战场景,在互动中直观感受杠杆原理在实战中的应用,更真切地体会到革命先辈在绝境中突破创新、奋勇破局的胆识与魄力。
跨越时空的 “精神对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彭爷爷,您没看到的黎明,我们替您见证!” 活动接近尾声时,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在现场回荡。这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话语,既是对革命先辈的深切告慰,更彰显了新一代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续写英雄故事的坚定决心。
此次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打破了传统红色教育的单向传播模式,以 “可触摸、可感知、可参与” 的创新形式,让尘封的红色历史 “活” 了起来,让不朽的英雄精神 “传” 了下去。参与活动的青少年纷纷表示,将以彭雪枫将军为榜样,把红色精神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努力锤炼品格、增长本领,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红色火种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