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大地,是振兴中国的深厚根基;民生温度,是时代发展的鲜活注脚。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嘹亮吹响,无数乡土故事正在悄然书写着发展的新篇。2025年7月15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商南“踏访乡土·情系民生”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商南县,走进当地智慧农业食用菌产业园,通过实地走访、与从业者深入交流,探寻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感悟乡土大地上的民生温度与振兴力量。
图为企业负责人与指导老师、实践队员合影
实践队员见识到了现代农业的“智慧”力量。智能化恒温培养室里,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都能被精准调控,为香菇菌丝营造最优生长环境;8小时的高温灭菌工艺远超传统的36小时,全流程的机械化与标准化极大提升了产业效率。让实践队员真切感受到科技如何为农业赋能。
图为企业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介绍智能化恒温培养室
实践队员也看到了特色产业的发展潜力。园区14个恒温培养室及后续16个恒温养菌大棚,年产量可达1500万棒,产值显著;从原始菌棒到成品棒的四大品类,满足了不同消费者需求,体现了对市场的精准把握。这让实践队员明白,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走精细化、市场化路线,能为乡村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最后,实践队员深刻理解了“实干兴邦、产业富民”的内涵。产业园的蓬勃发展,不仅激活了乡村产业活力,更能带动当地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这让实践队员意识到,乡村振兴需要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而青年一代也应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中,助力乡土焕发新活力。
图为第三类菌棒样品
此次商南之行,实践队成员不仅见证了乡村产业的蓬勃活力,更感悟到“实干兴邦、产业富民”的深刻内涵。大家表示,将把此次实践所得转化为学习动力,未来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林柯宇 卢海松 俞帅宁
来源:长安大学赴陕西商南“踏访乡土·情系民生”暑期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