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财经大学信息学院羽创未来实践队深入汉中略阳县,开展为期15天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员们在安立堃老师的带领下,深入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的莽莽群山,走访当地特色乌鸡养殖户,探寻生态养殖的“绿色密码”,倾听农户依托“黑凤凰”实现增收致富的故事。
在依山而建的生态养殖场,团队成员被眼前景象吸引:成群的略阳乌鸡羽毛乌黑发亮,在林下草丛间自由刨食、追逐。养殖户李强自豪地介绍:“我们这儿山好水好空气好,养乌鸡就得靠这‘生态牌’!”他详细分享了核心养殖策略:采用山林轮牧模式进行生态放养,让乌鸡自由觅食昆虫草籽并辅以杂粮,确保肉质;同时严格控制养殖密度,执行严格防疫流程以保障鸡群健康;他坚持选用纯正略阳乌鸡种苗并建立档案实现品质溯源;此外,他还积极开发熟食、礼盒等深加工产品,并利用电商拓展销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
养殖户李强谈及返乡创业历程感慨不已。起初因缺乏技术和销路,遭遇疫病与市场波动的困境。在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帮扶和加入合作社后,他掌握了科学养殖方法。如今,养殖场年出栏超万只,不仅自家生活改善,还带动十余户村民共同养殖增收。“乌鸡能让乡亲们挣钱,再累也值!”他期盼更多年轻人返乡,共谋发展。
“李大哥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离不开像他这样有情怀、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实践小队队长在走访后深有感触。团队成员们通过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如参与喂食、捡蛋)、深入访谈,不仅详细记录了略阳乌鸡的生态养殖模式、成本收益分析、面临的市场与技术挑战,更被农户扎根乡土、勤劳智慧、勇于创新的精神所打动,他们计划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略阳乌鸡品牌,尝试为养殖户对接更广阔的市场资源。
此次探访,是青春力量与乡土智慧的碰撞。大学生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视角与新活力;而深山农户坚守生态、科技兴农的“致富经”,以及那份对土地的深情与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也为当代青年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在秦巴山区的葱茏绿意间,略阳乌鸡嘹亮的啼鸣,正伴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声声入耳,声声入心。